<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外貿百科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ForeignExchangeMarket,FEM)是指經營外幣和以外幣計價的票據等有價證券買賣的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國際上因貿易、投資、旅游等經濟往來,總不免產生貨幣收支關系。但各國貨幣制度不同,要想在國外支付,必須先以本國貨幣購買外幣;另一方面,從國外收到外幣支付憑證也必須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在國內流通。這樣就發生了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兌換問題。兩國貨幣的比價稱匯價或匯率。西方國家中央銀行為執行外匯政策,影響外匯匯率,經常買賣外匯。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以及其他外匯供求者都經營各種現匯及期匯交易。這一切外匯業務組成一國的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市場結構

       外匯市場有正式的市場和非正式的市場兩種形式:

      ①正式的市場,指有具體交易場所的外匯市場,如同一般商品交易一樣,參與者于一定時間集合于一定地點買賣外匯。歐洲大陸的德、法、荷、意等國固定的外匯交易所即屬此類。此種方式的市場稱為大陸式市場。

      ②非正式的外匯市場,指參與者利用電報、電話或電傳等電信工具進行交易,沒有固定的交易地點。英、美、加拿大及瑞士等國均采用此種方式,稱為英美式外匯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國際間經濟往來日趨頻繁,外匯交易日趨復雜,國際間外匯交易日益重要。

      同時,由于通信工具的發展,歐洲大陸各國外匯交易中的大部分也已由電信辦理。傳統的正式市場由于功能有限,只能做部分當地現貨交易。由于現代化電信工具的發展,遍及全世界的電話、電報、電傳線路網絡的形成,全球各地區外匯市場已能夠按照世界時區的差異相互銜接,出現了全球性的24小時不間斷的連續外匯交易。例如,香港的外匯市場雖名義是每日上午9時開市,實際上一般提前近半個小時就開始報出行市,收市時間應為下午5時,但此時倫敦外匯市場剛好開始,晚12時紐約外匯市場又開市,如此周而復始地轉移,有力地保證了外匯交易的連續性。

      根據是否經營現匯或遠期外匯,外匯市場還可分為即期外匯市場和遠期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市場作用

       ①國際清算。因為外匯就是作為國際間經濟往來的支付手段和清算手段的,所以清算是外匯市場的最基本作用。

      ②授信。由于銀行經營外匯業務,它就有可能利用外匯收支的時間差為進出口商提供貸款。

      ③套期保值。即保值性的期貨買賣。這與投機性期貨買賣的目的不同,它不是為了從價格變動中牟利,而是為了使外匯收入不會因日后匯率的變動而遭受損失,這對進出口商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當出口商有一筆遠期外匯收入,為了避開因匯率變化而可能導致的風險,可以將此筆外匯當作期貨賣出;反之,進口商也可以在外匯市場上購入外匯期貨,以應付將來支付的需要。

      ④投機。即預期價格變動而買賣外匯。在外匯期貨市場上,投機者可以利用匯價的變動牟利,產生“多頭”和“空頭”,對未來市場行情下賭注。“多頭”是預計某種外匯的匯價將上漲,即按當時價格買進,而待遠期交割時,該種外幣匯價上漲,按“即期”價格立即出售,就可牟取匯價變動的差額。相反,“空頭”是預計某種外幣匯價將下跌,即按當時價格售出遠期交割的外幣,到期后,價格下降,按“即期”價買進補上。這種投機活動,是利用不同時間外匯行市的波動進行的。在同一市場上,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利用不同市場上匯價的差別進行套匯活動。

    外匯市場-市場職能

      外匯市場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二是提供資金融通,三是提供外匯保值和投機的市場機制。

      外匯市場1、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金融通至少涉及到兩種貨幣,而不同的貨幣對不同的國家形成購買力,這就要求將本國貨幣兌換成外幣來清理債權債務關系,使購買行為得以實現。而這種兌換就是在外匯市場上進行的。外匯市場所提供的就是這種購買力轉移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經濟機制,它的存在使各種潛在的外匯售出者和外匯購買者的意愿能聯系起來。當外匯市場匯率變動使外匯供應量正好等于外匯需求量時,所有潛在的出售和購買愿望都得到了滿足,外匯市場處于平衡狀態之中。這樣,外匯市場提供了一種購買力國際轉移機制。同時,由于發達的通訊工具已將外匯市場在世界范圍內聯成一個整體,使得貨幣兌換和資金匯付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購買力的這種轉移變得迅速和方便。

      2、提供資金融通。

      外匯市場向國際間的交易者提供了資金融通的便利。外匯的存貸款業務集中了各國的社會閑置資金,從而能夠調劑余缺,加快資本周轉。外匯市場為國際貿易的順利提供了保證,當進口商沒有足夠的現款提貨時,出口商可以向進口商開出匯票,允許延期付款,同時以貼現票據的方式將匯票出售,拿回貨款。外匯市場便利的資金融通功能也促進了國際借貸和國際投資活動的順利進行。美國發行的國庫券和政府債券中很大部分是由外國官方機構和企業購買并持有的,這種證券投資在脫離外匯市場的情況下是不可想象的。

      3、提供外匯保值和投機的機制。

      在以外匯計價成交的國際經濟交易中,交易雙方都面臨著外匯風險。由于市場參與者對外匯風險的判斷和偏好的不同,有的參與者寧可花費一定的成本來轉移風險,而有的參與者則愿意承擔風險以實現預期利潤。由此產生了外匯保值和外匯投機兩種不同的行為。在金本位和固定匯率制下,外匯匯率基本上是平穩的,因而就不會形成外匯保值和投機的需要及可能。而浮動匯率下,外匯市場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外匯市場的存在即為套期保值者提供了規避外匯風險的場所,又為投機者提供了承擔風險、獲取利潤的機會。

    外匯市場-市場主體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外匯銀行、外匯銀行的客戶、中央銀行、外匯交易商和外匯經紀商。

    (一)外匯銀行。

    外匯市場外匯銀行又叫外匯指定銀行,是指根據外匯法由中央銀行指定可以經營外匯業務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外匯銀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專營或兼營外匯業務的本國商業銀行,在本國的外國商業銀行分行及本國與外國的合資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中國的外匯指定銀行包括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具有外匯經營資格的外資銀行在華分支機構,各地方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許多還不具備外匯指定銀行的資格。

    (二)外匯銀行的客戶。

    在外匯市場中,凡與外匯銀行有外匯交易關系的公司和個人,都是外匯銀行的供應者、需求者和投機者,在外匯市場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中有為進行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經濟交易而買賣外匯者,也有零星的外匯供求者,如國際旅游者、留學生等。中國外匯銀行的顧客主要是有外匯需要的各類企業,由于生產經營和國際貿易的需要而產生了外匯的需求和供給。隨著中國國門的開放和人們收入的普遍提高,個人在外匯交易中的地位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三)外匯經紀商。

    外匯經紀商指介于外匯銀行之間、外匯銀行和其他外匯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聯系、接洽外匯買賣,從中賺取傭金的經紀公司或個人。目前中國外匯市場上外匯經紀商的角色已經出現,隨著中國外匯市場的發展,外匯經紀商的作用將會逐步擴大。

    (四)交易中心。

    外匯市場大部分國家的外匯市場都有一個固定的交易場所,交易中心為參與交易的各方提供了一個有規則和次序的交易場所和結算機制,便利了會員之間的交易,促進了市場的穩定與發展。位于上海外灘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中國外匯交易的固定交易場所。

    (五)中央銀行與監管機構。

    外匯市場上另一個重要的參與者是各國的中央銀行。這是因為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持有相當數量的外匯余額作為國際儲備的重要構成部分,并承擔著維持本國貨幣金融市場的職責。隨著中國外匯儲備的逐步增加,中央銀行在中國外匯市場的作用日益重要,大量的外匯儲備成為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重要保證。另外由于外匯市場的重要性,各國一般由專門的監管機構來規范外匯市場的發展,中國外匯市場的監管機構為國家外匯管理局。

    外匯市場-市場工具

       外匯市場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工具種類繁多,市場參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靈活選取。

    (一)即期交易

    外匯市場外匯的即期交易也稱現匯交易或現匯買賣,是指外匯交易雙方以當時外匯市場的價格成交,并在成交后兩個營業日內辦理有關貨幣收付交割的外匯交易。外匯即期交易是外匯市場上最常見、最普遍的買賣形式。由于交割時間較短,所受的外匯風險較小。

    (二)遠期交易

    遠期交易是指在外匯買賣成交時,雙方先簽訂合同,規定交易的幣種、數額、匯率以及交割的時間、地點等,并于將來某個約定的時間按照合同規定進行交割的一種外匯方式。遠期外匯交易的期限按月計算,一般為一個月到六個月,也有可以長達一年,通常為3個月。

    (三)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是指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金額的某種外匯,但買和賣和交割期限不同的一種外匯交易方式。進行掉期交易的主要目的也是在于避免匯率波動的風險。

    (四)外匯期貨交易

    外匯期貨交易是指按照合同規定在將來某一指定月份買進和賣出規定金額外幣的交易方式。目前,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都設立了金融期貨市場,外匯期貨現在已經成為套期保值和投機的重要工具。

    (五)外匯期權交易

    外匯市場外匯期權是一種以一定的費用(期權費)獲得在一定的時刻或時間內擁有買入或賣出某種外匯的權利的和約。期權合同的賣方可以在期權到期日之前按合同約定的匯率買進或賣出約定數量的外匯,但也有不履行這一合同的權利。
    在中國外匯交易市場上目前還只有外匯即期交易。由于中國外匯市場條件的不成熟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不完善,還不能開辦外匯遠期交易、調期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但是隨著中國外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中國金融改革的逐步完善,上述四種交易將會成為中國外匯市場的主角。

    外匯市場-外匯市場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國際影響的外匯市場有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東京、盧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蘭、蒙特利爾和阿姆斯特丹等。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意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蘭盾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外匯市場

    1.倫敦外匯市場
    2.紐約外匯市場
    3.蘇黎世外匯市場
    4.東京外匯市場
    5.香港外匯市場
    6.新加坡外匯市場
    7.巴黎外匯市場
    8.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9.惠靈頓外匯市場
    10.悉尼外匯市場
    11.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外匯市場-交易時間

    外匯市場國際重要匯市交易時間(北京時間)

    惠靈頓 04:00~13:00
    悉尼 06:00~15:00
    東京 08:00~15:30
    香港 10:00~17:00
    法蘭克福 14:30~23:00
    倫敦 15:30~00:30
    紐約 21:00~04:00

    外匯市場-中國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1994年,中國成功地進行了外匯體制改革,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同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標志著全國統一的外匯交易網絡的形成,并實現了匯率由雙軌制向單一匯率制度的并軌和新的結售匯制度及經常項目下有條件的可兌換。到1996年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系統共在全國連通37個中心城市,接納會員396家。1996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累計成交折合628億美元,日均成交約2.5億美元。

      目前,中國外匯市場上開辦三種即期交易:人民幣對美元、人民幣對日元、人民幣對港幣。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負責管理匯率,通過在外匯市場上買賣,調節市場供求,影響人民幣匯率,形成中國外匯儲備的增減。

    外匯市場-相關法規

      外匯市場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保險公司開辦境內外匯同業拆借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雙向交易的通知

      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外匯指定銀行辦理結匯、售匯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外債管理暫行辦法
       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入市、退市操作辦法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遠程外匯交易細則(暫行)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市場交易規則(暫行)
       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
       銀行間外匯市場管理暫行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遠期結售匯業務暫行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銀行外匯業務管理規定
       非銀行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范圍
       離岸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金融機構代客戶辦理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管理規定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