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行收費越減越多 行業瘦身更待何時

    按三部委通知,自2011年7月1日起各大銀行34項人民幣個人賬戶服務收費項目將被叫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舊的收費項目還沒宣布取消,部分銀行收費項目新招頻來,諸如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通知費等層出不窮。“舊疤未去,又添新傷”,銀行收費為何越“減”越多?

    壟斷巨頭 由來已久

    目前,銀行的收費項目多而且不合理已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央行網站公告,此次免除的34項收費項目包括:本行個人儲蓄賬戶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存折開戶、銷戶和存折更換的工本費,密碼修改和密碼重置手續費,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已簽約開立的代發工資、退休金、低保、醫保、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等

    以2003年10月1日出臺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為界,之前明確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而現在《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已多達3000種,7年時間銀行收費項目竟增長了10倍。數目繁多,花樣變換是其數宗罪之一,亂設收費項目,隨意提高收費標準,從不告知消費者,也不開走過場的聽證會,毀令消費者防不勝防,又令消費者苦不堪言。

    那么,在銀行收費瘋狂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收費項目確實能給銀行帶來巨大的利潤!例如各家銀行近年興起的短信通知費,按照業內人士的解釋,銀行方面的成本每個月只有幾角錢,但是卻要用戶支付每月3-5元的費用,利潤率高達30倍,有的大銀行僅此一項就可每月進賬上億元。如此可觀的收入,足以引得各家銀行爭相效仿。

    另外,2010年以來信貸收緊使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利差收益縮水,所以中間業務收入成為各家銀行看重的盈利增長點。銀行在存貸比指標壓力下紛紛加快了“吸金”速度。當前,銀行除了通過常規存款、理財產品發售、貼息存款、月末沖量等模式來獲取資金,似乎也只能從提高中間業務收入這一塊來增加資金量了。

    越減越多 普通百姓最受傷

    然而,在銀行增加收費項目的同時,為吸引中高端客戶,也不斷推出針對這一群體的尊享服務,如免除一些收費項目,增加一些免費的特殊服務。據了解,光大銀行在收取短信費的同時也規定,從2011年6月15日起執行客戶級別動態識別及升降級管理,若成為貴賓客戶,可減免在其他銀行取現、網銀轉賬時所產生的手續費及最近新開設的3元/月的短信通知服務費。

    工行則規定,在6月30日浙江商人卡存款達到30萬元,即可在一年內免除跨行跨地區轉賬費用。大多數銀行的貴賓卡或金卡等中高端銀行卡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均比普通銀行卡少得多、低得多。由于多數銀行實行客戶“利潤貢獻度”這個考核體系,包括存款、購買理財產品和貸款等多項內容,貢獻度越高,所能享受的服務和費用減免項目越多。低端客戶的利潤貢獻度無疑相對較小,因此所負擔的收費項目也相對會比較多。

    銀行業:秋天來了冬天也不遠了

    如今,銀行的服務性費用想收就收,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暴露了監管亂象,也助漲了銀行的霸氣和惰性。同2003年相比,如今的收費項目暴增10倍,若監管缺位,未來收費恐怕還會變本加厲。而銀行業的長遠發展,歸根結底要靠金融創新,倚靠各種不合理政策坐食暴利,終將行而不遠。
     

     

    (程曦 撰稿)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