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我的民俗相冊——內地與香港青少年走進陜西”

    臺上,5位年近八旬的華陰老腔藝人拉開表演架勢一聲吼;臺下,20位來自香港和北京的中學生紛紛舉起相機,將這傳承千年的民俗藝術“定格”。

    日前,“我的民俗相冊——內地與香港青少年走進陜西”活動來到華陰市雙泉村的老腔傳承基地,感受“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樂”。


    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戲曲之一,起源于西漢時期,原是陜西華山地區糧倉守軍自娛自樂的一種說唱形式,被當地農民模仿和繼承下來。由于歷史久遠、唱腔獨特,老腔被稱為“戲曲活化石”“黃土地上的搖滾樂”。

    表演時,樂器演奏聲、跺地聲、砸凳聲與藝人們縱情的嘶吼聲混合,聲勢浩大猶如千軍萬馬。凡是看過老腔的人,無不被它的質樸豪邁、鏗鏘有力所感染。

    “老腔讓我最震撼也最感動。”香港慕光英文書院學生劉杰臻說,“老藝人們充滿力量的表演讓我感受到來自黃土地、來自中華民族的魄力。老腔傳承到現在非常不易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定要珍惜、傳承這些民間文化。我想,我們這次來了解老腔,用相機記錄它,也是一種傳承。”


    隨后,同學們來到被稱為“中國皮影藝術之鄉”的渭南市華州區。在華州皮影文化園里,他們欣賞了代表各地不同風格的皮影作品和華州皮影戲。皮影戲俗稱“燈影子”,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2011年,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幕布上,用牛皮制成的皮影在藝人操控下靈巧地上下翻飛,隨著時而婉轉、時而激昂的唱腔演繹千年前的故事。比起臺前的精彩,學生們似乎對幕后的奧秘更感興趣。在得到允許后,他們走上舞臺,將相機對準“運籌”皮影千般變化的藝人們。


    找角度、調光線,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初三學生文一諾終于拍到了滿意的照片。她說:“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這種藝術形式,比起在書本、照片和網上看,更能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

    這也是文一諾頭一回來到內地。“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文化體驗之旅,可以更直觀感受到內地的風土人情,了解很多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和文化。”文一諾說。


    “我的民俗相冊——內地與香港青少年走進陜西”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指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主辦,人民政協報社協辦。共有20名愛好攝影的中學生“一對一”結伴,用6天時間了解陜西,用攝影作品反映多彩的民俗文化。


    作為陜西之行香港團的團長,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香港)理事李維儉說:“10名香港學生與10名北京學生匯聚陜西,很有意義。希望通過民俗文化交流和‘一對一’結對,強化兩地青少年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共識,增進了解和認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