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人民幣匯率70年:從固定匯率制到匯率雙軌制

    經濟中最重要的變量是價格,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特征是價格作為內生變量,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期“決定性”作用,這是自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來,中國推動市場經濟價格機制建設的又一重要表述。

    商品價格與貨幣價值互為鏡像,價格效應的發揮取決于貨幣價值的穩定,否則就會出現“貨幣幻覺”,從而導致過渡迂回和資源錯配。所以,各國貨幣政策當局均將一般價格水平作為貨幣政策的“錨”。但是,在開放經濟中,貨幣還有另外一個“錨”,那就是貨幣的相對價格——匯率。前者相當于貨幣的對內價格,后者相當于貨幣的對外價格,因為匯率會隨國內外相對物價水平而變化。當貨幣的內外價格變化不一致時,貨幣政策便左右為難,具體情況視匯率制度和資本流動政策而定。

    比如,在出現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時(假如已經升過均衡匯率水平),簡單來說,對內,貨幣政策需要緊縮,利息會上升,而這將吸引更多資本流入,本幣升值壓力加大,可能導致經常賬戶盈余收窄(或逆差擴大)。在固定匯率制下,當升值幅度超過一定區間時,就需要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干預,拋售本幣,購進外匯,而這與對內所需要的從緊的貨幣政策相矛盾。對于中國這樣的開放經濟體而言,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國內物價的穩定,即貨幣對內價值的穩定。如此,就需要匯率維持一定彈性。這是中國進行浮動匯率制度改革的基本邏輯。


    第一階段:1949-1978,固定匯率

    1949-1978年是計劃經濟時期,實行盯住單一貨幣或一籃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1972年以前盯住英鎊,1972-1978年盯住一籃子貨幣,1978年以后盯住美元(管濤,2017)。這一時期基本上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相對應。1971年之前,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之后,美元貶值,參考一籃子貨幣定價的人民幣匯率被動升值。

    1949年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幣匯率。1952年之前,由于并未設定人民幣與黃金的比價關系,加之建國初期的惡性通脹,基于購買力平價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1949年,1美元兌80元舊人民幣,1950年3月,1美元兌42000元舊人民幣,相差525倍。1950年之后物價不斷下降,1953年趨于穩定,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1955年幣值改革,按1:10000的比例以新換舊,官方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2.62貶至2.46,人民幣一次性升值6%。此匯率一直維持到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瓦解。

    1971年8月,尼克松關閉美元黃金兌換窗口,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瓦解,美元進入貶值區間,人民幣匯率也改由參考一籃子貨幣決定。隨著美元匯率相對于其他貨幣貶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升值。本輪周期的頂點是1980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的官方平均匯率升至1.45,升值幅度達41%。而在同一時期,美國大宗商品研究局編制的美元指數從120降至85,貶值幅度為29%。美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從145降至120,降幅17%,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從145降到103,降幅29%。可見,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幅度超過了美元的貶值幅度,從而導致人民幣被高估。

    計劃經濟時期,一方面,經濟開放度不高,貿易規模較小;另一方面,外貿部門采取的是“進出核算,以進貼出”的內部核算方式。所以,經濟對人民幣匯率高估的容忍度較高。改革開放之后,貿易經營權被下放到部委和地方外貿公司,匯率高估壓縮了貿易的利潤,企業出口積極性不高,財政補貼壓力大,結果就是外匯短缺。1980年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余額為-12.96億美元。匯率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第二階段:1979-1994,匯率雙軌制

    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實施改革開放的重要決定,標志著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確立。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整體布局。在此期間,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價格的雙軌制,包括匯率。

    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的匯率雙軌制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貿易內部結算價與官方牌價的雙軌制(1981-1984),二是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的雙軌制(1985-1994)。在1994年實現匯率并軌之前,貿易內部結算價和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在不同階段扮演著“錨”的作用,官方匯率向其不斷收斂。整體而言,美元匯率先升后貶,人民幣官方匯率和有效率匯率指數均不斷下行,并向美元指數收斂,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在后期出現一定超調。

    改革開放初期,匯率高估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和出口創匯,1979年8月,國務院決定改革匯率體制,實行貿易內部結算價和官方牌價的匯率雙軌制。其中,貿易內部結算價按1978年全國出口平均換匯成本上浮10%定價,設定為1美元兌2.8元人民幣,非貿易官方牌價延續以前的定價模式,按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而得。

    雙重匯率制于1981年正式實施。期初,人民幣官方牌價——1.5元人民幣/美元——遠高于貿易內部結算價。相對低估的貿易內部結算價調動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外匯儲備開始不斷積累,1981年由負轉正(27.08億美元)。但是,雙重匯率制有其天然的缺陷。

    一方面,匯率雙軌制為無風險套利創造了空間,行為人在結匯時會選擇較高的貿易內部結算價,而在購匯時選擇價格較低的官方牌價,由此導致了外匯黑市的出現和官方外匯供給短缺的局面。

    另一方面,1981-1984年,貿易內部結算價固定不變,而官方牌價卻隨著供求狀況和通脹水平不斷調整。較低的官方牌價導致供不應求,再加上較高的通脹,人民幣不斷貶值,外匯不斷升值,官方牌價不斷向貿易內部結算價收斂,至1984年底重合

    在此過程中,相對低估的貿易內部結算價的匯兌優勢不斷消減,國際收支順差轉為逆差,外匯儲備開始下降。1983年是外匯儲備是階段性高點——89.01億美元,之后不斷下降,至1986年變為20億美元。官方匯率和貿易內部結算匯率的“雙重匯率”制名存實亡。當局于1985年取消了官方牌價,實施以貿易匯率為基礎的盯住美元的單一匯率制。但匯率雙軌制并沒有因此而終結。

    進口需求和外匯短缺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對矛盾,為激發單位出口創匯的積極性,1979年開始實施外匯留成和上繳制度,允許創匯企業和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外匯使用額度,留成比例依收入的性質和地區而異。這就產生了外匯調劑的需求,官方市場與外匯調劑市場并存,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匯率并存,這才是通常意義上的匯率雙軌制。

    外匯調劑業務始于1980年10月,由中國銀行開始辦理外匯調劑業務,價格以貿易內部結算價為基礎上浮5%-10%,但官方有限價。1985年下半年深圳等地外匯調劑中心成立,10月上海開始進行外匯調劑價格試點,1988年4月上海成立第一家外匯調劑公開市場,引入會員制和公開競價成交方式,調劑匯率限價逐步取消,開始自由浮動。至1993年底,全國各地共建立了121個外匯調劑中心,其中18個是公開市場。(丁志杰等,2018)由于國內經濟過熱,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1993年2月恢復了調劑市場的限價,但這并沒有遏制人民幣的貶值趨勢,反而強化了貶值預期,人民幣匯率不斷下行。同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首次以市場化的方式調控外匯市場,拋出外匯儲備,并再次取消了調劑市場的限價,恢復匯率自由浮動。

    轉軌時期,官方匯率一直處于相對高估的水平,并不斷向外匯調劑市場匯率收斂,其中有3次大幅貶值,分別是1986年7月5日,從3.2貶到3.7,貶值幅度15.6%;1989年12月16日,從3.7貶到4.7,貶值幅度27%;1990年11月17日,從4.7貶到5.2,貶值幅度為10.6%;這是由外匯整體稀缺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一度超過了10元人民幣/美元。1994年匯率并軌前,在央行的干預下,外匯調劑市場上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8.7,官方匯率為5.8,但外匯調劑市場的交易額占比為八成。

    匯率雙軌制是經濟轉軌時期的過渡性安排,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只要貨幣的相對價格不止一種,就一直會存在無風險套利的空間,致使匯率均衡難以實現。外匯調劑市場不僅發揮了調劑外匯余缺的作用,還為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提供了試驗場。

    1991年初開始,前期寬松政策的通脹效應開始顯現,消費者物價水平不斷上漲,至1994年11月,CPI同比最高上漲到了27.5%。貨幣政策如何兼對內抑通脹和對外穩匯率的雙重目標,成為決策層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權衡,使得浮動匯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幣匯率重估箭在弦上。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