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從4月開始,[BVI公司注冊]集合信托的收益率上漲的趨勢不復延續,除房地產領域3年以內期限產品預期收益率有所上升外,其他主要領域的各期限段產品預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月份集合信托產品收益率繼續走低。主要投資領域,除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個別產品收益率小幅上升外,其他主要領域的各期限段產品預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弱復蘇下的階段性調整
信托業在人們眼中都是屬于“高收益”的類別。在泛資產管理時代下,面對金融同業的競爭,信托公司面臨著不小的經營壓力,收益率下降是否意味著信托公司競爭力的下滑?
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在于面對外圍降息的壓力,市場對基準利率的預期下行。還有就是近兩年集合信托高收益產品減少,比如房地產信托、另類投資信托等,融資成本在降低,從而整體拉低了收益率水平。
多年以來,信托行業都將自身定位為國內“最符合資產管理理念”的金融機構:與投資者的關系是信托關系而非委托代理關系;在分業經營背景下可以橫跨涉足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產業市場等多個領域;并在一法兩規后確立了主要業務模式——單一資金信托和集合資金信托,運作日趨完善;所有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運作較為靈活。
自商業銀行從2005年正式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以來,理財市場逐漸形成了信托理財和銀行理財齊頭并進之勢。
談及競爭力是否下滑的問題,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助理田熠認為,可能源于大環境的經濟增速放緩,對資金需求下降,從而信托產品難以保持高收益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短期的下行走勢只是市場階段性的調整行為,并不能說明太多問題。雖然近期整個貨幣市場資金緊張,但是由于經濟弱復蘇,企業盈利能力低下,集合信托的收益率不會有明顯上升,并且,貨幣市場資金緊張這種現象也可能只是暫時性、階段性的。
傳統優勢依然保有
事實上,其他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的蓬勃發展,將對信托業構成強有力的競爭。雖然從目前來看,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對信托業的有效競爭僅限于通道類業務,但隨著這些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的成熟,不排除其與信托業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面對在券商、保險、基金、[BVI公司注冊費用]期貨等資管政策松綁下信托可能被弱化的趨勢,信托公司在對非標準金融資產管理的經驗方面以及信托制度上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優勢。信托的優勢還在于其產品投資領域較其他金融機構的大多數資產管理計劃更為寬泛。信托公司要切切實實運用好這個優勢,同時提高自己在信貸市場、股權市場的資產管理能力,降低產品的風險,提高產品的收益。
依據信托行業長期經驗積累形成的業務模式和風格,以及其在管理團隊方面的優勢和制度上的靈活性,信托并不會在競爭中處于下風。信托業沒有“旱澇保收”的“自留地”,所以這個行業一直靠著自身的創新來不斷適應環境,迫使自身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