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化解人民幣國際化瓶頸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在離岸市場發展之外,應該如何尋找下一個突破口,從而推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的使用,似乎并沒有明確的方向。
    一般而言,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應該考慮兩條腿走路,首先是推動該國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這也就擴大了該國貨幣的使用范圍。
    除此之外,[在杭州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則應該考慮擴大該貨幣的“第三方使用”,尤其是在金融市場交易中的使用,之所以被稱為“第三方使用”,是因為使用這種貨幣的機構或者交易者,只是用這種貨幣作為一個交易媒介,而非真正需要“占有”或者“獲得”這種貨幣,所以被稱為“第三方使用”,而與真實貿易產生的貨幣需求相比,金融市場交易的規模要大很多,同時交易十分活躍,因此是一種貨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離岸市場躊躇不前
    從中國官方選擇的路徑來看,推動人民幣的跨境貿易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起點,以此為基礎,人民幣的“第三方使用”也開始在香港起步,以香港為中心,人民幣的交易品種和交易量也出現了的增長。
    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發展卻出現了一定的躊躇不前的跡象。具體來看,人民幣在香港離岸市場開閘以來,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量已經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時人民幣在香港的存量也增長了數十倍至6000億元人民幣,然而問題也隨之出現,首先人民幣在香港的存量從2011年年底至今波動幅度非常小,此外,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量也幾乎穩定在每月2000億元的水平,在過去的一年多來這一規模幾乎沒有實質性的增長,表明市場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興趣正在下降。與此同時,月度貿易結算量穩定在一個規模上,但人民幣在香港的存量卻沒有增加,這意味著這些資金通過各種渠道返回到中國內地。
    另一個問題是,在香港之外,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規模十分有限,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幣的國際化。
    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發展道路,似乎遇到了瓶頸,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呢?
    一般而言,這樣的幾個原因可能造成人民幣跨境貿易的停步不前,首先,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使用范圍十分有限,因此海外貿易商并不愿意收取人民幣,但人民幣處于升值通道,同時利率水平較高,這樣的理由似乎站不住腳。
    第二,在香港之外,人民幣在海外市場難以實現充分可自由兌換,因此收取人民幣反而會增加兌換難度和成本。
    第三,由于人民幣并不是國際主流貨幣,接收人民幣之后,反而增加了企業外匯頭寸管理的復雜性。這樣的兩個原因似乎更加可信,但是否果真如此?
    為何不使用人民幣?
    筆者決定詢問企業,近期筆者所在的機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商們作了一份相應的問卷調查,主要的問題涉及人民幣的使用范圍以及對人民幣用于貿易結算的接受度等問題。
    調查的結果似乎并不讓人樂觀。在受訪企業中,幾乎所有企業都了解能夠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這表明企業的認知度已經相當高。但真正使用過的企業的占比卻小于10%。這似乎印證了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在海外的進展緩慢。
    然而,在問及為什么不愿意接收人民幣時,多數澳洲企業表示,拿到人民幣后,還是要換回澳幣或美元,所以用人民幣結算沒帶來任何利益。而一些作為對手方的中資企業似乎也傾向于使用美元,既然中方企業沒有提出特別的要求,那么澳洲企業在使用人民幣上也就不那么積極了。
    那么中資企業的看法如何呢?筆者同樣調查了兩家大型鐵礦石進口企業,一家企業是一個國有大型鋼廠,其每年存在著大規模的鐵礦石進口需求,該企業表示,如果使用人民幣支付進口鐵礦石,同時不會產生額外費用,其更加愿意使用人民幣。而另一家鋼貿企業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問題也就隨之產生,既然中資都愿意使用人民幣,為何卻沒有實際行動呢?筆者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還缺乏銀行從中撮合為中國的資源進口商和澳洲出口商提供匯率服務。如果銀行可以為澳洲客戶把人民幣兌換到他們需要的貨幣,同時再把手中的人民幣賣給澳洲的進口商來用人民幣進口中國產品。中澳貿易去年大概在1200億美元左右,如果一部分貿易能用人民幣來結算的話,人民幣離岸市場的使用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當然,對于貿易企業來說,由于涉及多方貿易,因此傾向于使用同一種貨幣來進行結算,這本身無可厚非。但中國的大宗商品企業往往只有進口,而不存在出口,因此其不存在進口和出口相抵的可能。具體而言,這些企業進口需要對外支付美元,而國內銷售只能收到人民幣,對外支付只能使用人民幣來購買美元,因此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更加便利且節約。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中,如果缺乏這些中資企業的支持,那么將更難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而打破這些中資企業的思維慣性,需要外部的推動力,在這方面,中國官方尤其是中國央行以及國有企業管理部門應該有所作為。
    中資企業應有作為
    筆者認為,中國官方應該考慮鼓勵中資企業主動在進口貿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這樣的支付不應局限于中資企業的海外分支機構,也應該擴大到跨國企業。在這一過程中,也應該發揮行業的協同作用,比如說中國的鋼鐵企業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鐵礦石,如果主要企業都堅持要求使用人民幣作為對外支付的貨幣,那么其“話語權”也將十分強大,人民幣也會逐漸為鐵礦石和其他資源價格定價。
    如果能夠更加廣泛地推動中國企業使用人民幣作為對外支付,海外出口企業和金融機構就能夠更加便利地獲得人民幣,這部分人民幣一方面可以用于對外支付,比如說從中國的進口,也能夠將增加海外離岸市場中人民幣的留存量和留存地點。
    獲得人民幣資金的海外機構,可以使用手中的人民幣購買海外人民幣債券;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貨幣,則可以使用外匯掉期將人民幣資金轉換為其他貨幣;或者直接將手中的人民幣賣給需要人民幣資金的其他機構。
    伴隨著人民幣在海外資金池和使用范圍的擴大,對于人民幣的接受度和興趣才能夠真正上升,人民幣的金融市場交易量才會上升,交易范圍和產品才能夠因此而豐富,由此人民幣的“第三方使用”才能夠迅速增加。
    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境內市場面臨的風險也有所增加。具體來看,如果大量人民幣資金留存在海外,那么對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的管制將會出現越來越大的影響,從而對境內長期存在的利率和匯率管制造成相當的壓力。
    但通過對中資企業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筆者相信,中國官方能夠通過對人民幣海外“資金池”規模的控制,實現調節和控制市場風險的目的。
    與此同時,也應該考慮海外市場發展的正面作用。海外市場的發展和深化,也對境內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并有利于推動國內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金融市場的深化。
    香港的經驗
    事實上,香港作為人民幣跨境貿易平臺,在過去兩年的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政策的推動。很多中資企業由于在大陸和香港都存在經營實體,因此在體制內進行人民幣“體內循環”十分方便,而由于外資金融機構的存在,人民幣在香港的金融交易相對便利和發達,這也造成了中資企業愿意在離岸市場上保留一定規模的人民幣頭寸,這也增加了人民幣的市場交易規模,并推動了人民幣的“第三方運用”。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在南京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中資企業在香港創造的人民幣“資金池”,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的“試驗田”。這是因為盡管中國官方沒有完全放開資本項下的可自由兌換,但希望獲得人民幣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在離岸市場的OTC市場的交易,將手中的外幣兌換成為人民幣,兌換的價格即為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匯率,只不過一旦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短缺,那么未來獲得人民幣的渠道就必須通過人民幣跨境貿易平臺,即必須具備真實貿易背景來補充。從這個角度考慮,在海外積累人民幣的資金池是人民幣走出國門的第一步,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試探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以及中國的資本項目開放。
    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中資企業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中資企業有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的堅實貿易基礎,從而避免人民幣國際化的“空心化”。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