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再次認識信托之—信托為誰服務?

    在歷經五次整頓后,中國信托業正步入增長快車道,但是速度并不意味著一切,這其中,多家信托公司項目被曝出風險問題,保兌付的難題逐漸走向前臺。在大資管背景下,超過保險成為第二金融服務行業的信托未來路在何方?
    與基金、券商不同,[福州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信托不僅僅是金融,它應該負擔起更多的經濟和社會管理功能。
    從信托行業的風險控制、產品設計、從業人員生態、渠道、排名、投資以及投資者教育等問題進行反思,試圖為信托業未來更好地發展盡一份力。
    中國信托業邁過9萬億門檻后,一場正本清源的暗流開始涌動。經過數年爆發式發展后,腿比腦子還快的中國信托在投資者和管理者眼中,已經有些“變了味”。
    它可以是一場不會輸的投資,是上市公司、房地產、地方政府新的融資工具,是讓利益輸出變得隱形的橋梁?但是,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信托仍舊是“云上風景”。
    一位百萬級的個人投資者在信托公司不惜排隊幾個月,就為買上稱心的產品。面對房地產限購、令人失望的股市、低收益的定期存款和銀行理財,年收益約10%且至今沒有一例不能兌付的信托產品,產生的誘惑非同一般。
    在眾多資金的追捧下,信托資產規模6年增長了近10倍,截止2013年一季度末,達8.73萬億元。而20073月,銀監會主持修訂的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頒布時,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僅為9000多億元。
    伴隨著信托規模的飆增,諸多信托產品被“秒殺”的事件頻頻見諸報端。事實上,沖動的個人投資者只是表象,“秒殺”背后更多的是大資金持有機構臺下操作。2013年一季度信托協會的數據顯示,8.73萬億的信托資產來源中,由大資金對接的單一資金信托占比69.81%
    對于產品秒殺,四川信托的一位產品經理說,5億信托計劃在正式銷售之前,就已經有3家機構競相轉款以待。相對于100萬起步的“散戶”,大資金機構更容易買到信托,甚至能得到同款產品中更高的收益率。
    這些大資金并不神秘,拿出任何一家信托公司單一項目的賬本就能清楚摸清底細——他們是銀行由理財產品滾動而成的資金池、產業增長緩慢的工商資本。
    今年以來,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將閑置資金投向信托。523日晚間,中國汽研公告稱將投資4.5億元參與信托投資,包括以4億元購買重慶國信的一款信托受益權和以5000萬元購買重慶信托的信托計劃。這是本年度至今上市公司最大手筆的信托投資計劃,在7個月的投資期限中,中國汽研將獲得7.3%的年化收益。這是一筆不錯的投資,而普通老百姓能購買到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一直在下降——已從去年12月的4.5780%降至今年5月的4.3103%
    問題的另一端則是信托又幫助了誰?一季度數據顯示,接近9萬億的信托規模用于融資的占比48.79%,投資類的33.76%,事務管理類17.46%;從資金信托的投向看,工商企業占比27.75%,基礎產業占比25.78%;證券市場分得11.11%,金融機構占比9.43%,房地產占比9.40%,其他占比16.53%
    信托中的灰色融資令一位監管層人士感到十分不滿。某些行業中信托貸款的快速增長,讓宏觀上對總體信貸的調控落空。市場上的現實是,房地產企業前兩年通過信托貸款熬過“冬天”,又步入了2012年的“回春”。對房地產商而言,即便信托貸款要多付出近10%的利息代價,但部分項目換來的回報卻高達30%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也從信托套取了大量資金,甚至比靠股市融得還多。諸如此類,在中國,信托仍像一個夾縫中游走的灰色金融工具,將很多不符合公募的融資需求短期證券化。其中,屈指可數的藝術信托、文化信托就像是創新的噱頭,就像非主流。事物管理類信托,則更是寥寥無幾。
    有人問到一家大型信托公司董事長這樣一個問題,老倆口有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他們希望能有機構在自己百年之后繼續照顧獨子,誰能代為此事?
    雖然這在歐美屬于典型的信托業務范疇,但是這家幾千億資產規模的中國信托公司并沒有開展這樣的業務。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王國剛說,“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緩慢在于缺乏足夠的金融投資渠道,需要財富管理專業化機構,需要信托機制完善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信托機制不僅僅是金融制度,它具有很強的經濟功能和社會管理功能。”
    如果能做到這些,9萬億算什么?中國信托業協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共同組織的“中國信托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的總報告——《中國信托產業發展之路》指出,中國潛在信托服務規模在百萬億元以上。背后的邏輯是,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突破42萬億元,折合約6萬多億美元,比美國加上歐元區的該項數據高出一倍多。按照美國、乃至日本的信托規模與存款規模的比例計算,這并非不可能。
    人們都知道正道在何處,只是在便捷的暴利面前,誰會舍近求遠。“信托的重要標志在于,所有權的轉移。中國人并不習慣把錢交給別人管理。”這幾乎是所有信托公司搪塞個人業務開展不起來的理由,但是這很難解釋人民對于銀行儲蓄、購買基金甚至民間借貸的熱情。興業信托董事長楊華輝的解釋可能更接近現實。他說,信托公司的零售業務目前并沒有開展起來,因為不允許設立分支機構、人員配置上也不夠。
    不過,這仍然沒有觸及本質。[長沙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一位一線的信托經理的直觀感受是,我坐在辦公室里,幾億、幾十億的大單都弄不完,哪有時間去接待身家幾百萬的個人生意。一些現實制度的安排也同樣成為阻礙——當信托走向公益時,就會碰上民政部;當信托靠近養老保險、公積金時就會碰上規章制度;哪怕做個簡單的不動產轉移,信托還得被來回征稅。“不能讓百姓受益的金融工具注定短命。”這是中國最大信托公司董事長蒲堅的原話。但在現實的中國信托業,這仍然只是一句口號。
    值得欣慰和期待的,這已經被認為是一致方向。大資管的放開、投融資需求的分散實現,將推動信托回歸本源,富裕階層的財產管理可能成為一大突破點。
    一些家庭傳承、移民計劃的托管業務開始開展。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高端俱樂部的客戶經理,搖身一變成為信托業務員。雖然他們的眼光仍然局限在凈資產在800萬的富人身上,但這已經算一個進步。
    一位從業十幾年的信托“老人”曾經語重心長——“大家都來搶信托的生意,并不能說完全是一件壞事。因為信托實際上真正的主業還沒開始。”
    所有的理由都不是理由,一旦動力足夠,障礙可以被克服,制度可以被打破。真正的挑戰是,在信托公司倡導泛信托制度管理時,可能為其他金融業態鋪好了走近民眾之路。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