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國內第三方理財樣本研究:難言“第三方”

    第三方理財機構是指獨立于銀行、保險、金融公司的中介理財機構,它們獨立地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判斷所需投資工具,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
    依托國內理財市場的火爆,[薩摩亞注冊公司]第三方理財機構在近年內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在以銷售傭金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前端收費模式及缺乏法律約束的大環境下,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原本定位于服務商的“中立”角色正面臨著不小的利益考驗。
    而低底薪的激勵機制也使得專業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很難留存下來,專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為獲得提成隱瞞產品信息等行業亂象亦屢見不鮮。
    尋找買方的類金融中介機構
    2010年,大大小小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開始顯現于人們的視野。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成熟的獨立理財市場,我國的第三方理財機構起步較晚,但經過10年前的摸索與發展及新晉富豪群體的規模擴張,我國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服務范圍也已從最初單純的基金推薦發展到如今可橫跨多部門、多品種,涵蓋基金、券商集合理財、信托、PE等一攬子產品的全面理財。
    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獨立理財的機構數已從最初的幾家達到了如今數以千計的規模。然而,在蓬勃發展的背后,幾乎所有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行業困境:如何盈利?
    在海外成熟市場,第三方理財機構的收入來源通常有四種:一是專業理財規劃及咨詢的收費;二是會員制服務的收費;三是資產管理或推薦產品實現利潤的分成;四是從供應商獲得的銷售傭金。
    美國第三大獨立理財公司Aspiriant的主要利潤就來源于第一及第三種收費模式:客戶第一次來公司做完整的理財規劃需支付15000美元;第二年以后采用按小時收費的方式,客戶資產管理費按管理資產的0.8%~1%收取。
    不過,在國內市場,中國投資者鮮少愿為服務買單的消費習慣決定了第三方理財機構很難以前三種收費方式作為自己的收入來源,供應商的銷售傭金就成為了關乎機構存活的主要利潤。
    業內人士透露,大部分第三方理財機構每推薦客戶購買一項產品,就能從投資總額中按不同比例收取一定的“中介費”。其中,證券集合信托及私募股權投資產品(PE)的傭金最高,一般在1.5%~4%之間;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銷售傭金相對較低,費率一般為0.5%~0.8%左右。
    此外,傭金費率會隨理財機構的規模及產品的投資風險上下浮動。很顯然,在這種以銷售傭金為直接主要收入的前端收費模式下,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很難取得“獨立”與盈利的平衡,而其原本定位于“不賣產品、只做規劃”的角色也面臨著巨大的利益考驗。
    有業內人士直言:“在當前的國內市場,第三方理財機構更像為保險、信托、券商、PE的金融投資品尋找買方的類金融中介機構,而非為投資者度身定制專業財富策略的獨立機構。”
    低底薪機制下的提成激勵
    在利潤來源單一、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條件下,客戶數和現金流就成為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贏得市場的關鍵。事實上,很多獨立理財機構初始的流動資本較少,必須靠傭金提成、迅速回款才能保證基本運營。在這種氛圍的逼迫下,產品銷售任務幾乎已成為絕大多數第三方理財機構的首要任務。
    據記者所知,除了極少部分擁有較大成熟客戶群的第三方理財機構,許多中小機構的銷售運營多是以電話營銷為主,公司的人員結構中,90%的人員為營銷人員,每個營銷人員一天撥打的電話數甚至需達200個以上。而無論機構規模如何,為最大限度地激發銷售團隊的“銷售熱情”,第三方理財機構業務部門的薪酬結構幾乎均為“低底薪+提成+獎金”的浮動模式。
    如國內的三方理財機構給予初級理財師的底薪為15002000元,提成部分則按銷售額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左右進行計算。有些第三方理財公司為了推動銷售人員完成指標,甚至采用不給底薪、僅支付銷售提成的“極端激勵”。
    這就導致新銷售人員很難在行業內立足,而一些銷售人員為了開拓客戶或完成任務,往往不惜違背職業道德,隱瞞甚至編造產品信息,直接損害客戶的經濟利益及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缺乏監管引發的行業亂象
    事實上,除了盈利模式上的行業困境,“中國式”第三方理財在法律、誠信以及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與風險也在不斷顯現。在今年爆發的銀行理財產品風波中,就不乏第三方理財機構私洽銀行理財經理代銷而引發的巨額糾紛。
    客觀地說,相比歐美成熟市場,我國第三方理財市場的準入門檻及資金要求很低。機構注冊時也無需金融牌照及監管機構的專業資質審查,稍具產品或客戶資源的個人或單位只要準備10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金,就可在完成工商注冊后全職或者兼職運營一個第三方理財公司。
    第三方理財行業魚龍混雜,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的現象也因此屢見不鮮。部分所謂的“理財規劃師”甚至沒有任何相關專業背景及從業經歷,便開始巧舌如簧地為客戶提供著眼全球的“專業”投資理財服務。而許多沒有合法地位的私募基金也會打著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名義“代客理財”,隱患重重。
    此外,由于法律及誠信的缺失,目前第三方理財市場的監管尚屬空白。即使投資者發現“貨不對板”,往往也會因為既無明確的監管機構可進行投訴,又無專門針對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監管法規追究責任,從而身陷投訴無門的尷尬處境。
    改變仍然存在不少難點
    客觀地說,我國的第三方理財市場剛起步不久,而在中國投資者的觀念中,也還沒有形成為咨詢服務付費的整體觀念。但正是由于這種后端消費習慣的缺失,使得獲取銷售傭金的前端收費模式在國內第三方理財市場中占據了絕對“優勢”,很少有機構能夠放棄前端收費這塊巨大的市場。
    坦誠地說,海外第三方機構賴以生存的規劃費、會員管理費等后端穩定收益是每一家金融機構都垂涎的奶酪,只是當今這個市場正處于培育期,很少有機構敢真正放開手腳。
    “免費大餐人人愛”,[注冊盧森堡公司]雖說改變消費習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成熟的投資者還是應該逐步改變“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消費心理;而對于第三方理財機構而言,如何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的合理經驗,將銷售人員的銷售傭金透明化,用真正高效優質有價值的服務獲取投資者的認可,讓客戶心甘情愿地花錢買服務,也是改變傭金制度弊端的又一個關鍵所在。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