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選信托產品中請留意信托主體的互保信息

    研讀信托《盡職調查報告》,[如何在沈陽注冊香港公司服務] 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有一部分是“或有負債及內、外擔保情況說明”,主要是用來披露公司對外擔保情況。進一步挖掘,會在其中發現互保的身影。這一環節時常會被不專業的投資者所忽略,但倉石研究提醒投資者,融資人、擔保人的互保信息也很重要。
    1、互保: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互保,即企業之間對等為對方保證貸款,當對方企業還不上錢的時候,則需要互保方承擔還款連帶責任。這種模式被商業銀行廣泛普及于中小企業的擔保,其中,又以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地區為甚。
    根據浙江省的官方數據,在浙江省內,這種企業互保、聯保模式約占企業總融資比例的40%。而在民間的估算中,這個比例高達60%-70%
    互保制度的產生與融資體制直接相關。由于抵押物不足,很多中小企業根本沒法獲得銀行抵押貸款,只能通過互保、聯保這種方式。同時,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很多“互保圈”上的企業家都是親戚、朋友。銀行也鼓勵中小企業參與互保聯保,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風險。
    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互保最大風險在于它是環環相扣的,一環斷,環環斷。一家企業出事,很有可能影響與它相關聯的一系列互保企業。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讓互保成為了一種瘟疫。紹興當時最大的企業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深陷互保案漩渦,這家企業融資80多億元,與數量龐大的企業存在盤根錯節的互保關系,紹興當地知名的展望集團、浙江玻璃、加佰利集團皆牽涉入內,數十家銀行牽涉其中。
    如今,遭遇經濟下行,互保的危害及弊端再次顯露無遺。2012年,浙江民營企業頻頻爆發由互保引發的銀行抽貸、壓貸事件。2012年年底,溫州大型企業莊吉集團曝出因船業投資失敗導致資金鏈斷裂,其牽涉互保圈互保金額逾300億元。而此前知名的破產案例德隆集團也牽涉大額互保。
    2、信托背后的互保值得警惕
    正在募集期的某款信托的《盡職調查報告》在融資人“或有負債及內、外擔保情況說明”一段中披露:截至2012年×月末,融資人A公司對外擔保余額28(約數)億元,其中為客戶B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擔保金額合計24億元,剩余4億元的擔保對象主要為當地規模較大、比較熟悉的民營企業,且多采用互保的形式。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款產品背后的互保路線圖。28億元的對外擔保,對于總資產108億元,凈資產46億元的A集體,貌似風險可控。分析其成分,28億元的對外擔保中,接近24億元為為B集團提供的擔保。B集體何許人也?結合其產品信息,我們會發現,B乃該款信托產品的擔保人。也就是說,AB之間也有互保,規模或許遠不止《盡職調查報告》所披露的4億元。而和A一樣同為工商企業的B集團總資產僅49億元,凈資產29萬元,AB的擔保額24億元已超過B的負債總額,換句話說,幾乎B的所有借款都靠A來擔保“埋單”,想必AB的關系非常親密。一旦B發生經營困難,不僅難以對本信托提供擔保,A還會因B而受牽連。此前屢次出現銀行“逼宮”互保企業,抽貸、壓貸的情況。如果不仔細去研讀,很難會發現這一風險點。
    3、有意識挖掘互保信息把好風控關
    互保信息的披露不透明是普遍現象。一些信托產品《盡職調查報告》只披露了融資人A對外的擔保額,未進一步披露互保情況,未披露擔保方B的對外擔保及互保情況,而這些對于衡量融資方還款能力、擔保方的擔保能力至關重要。現在互保出事,很多情況是A企業給B企業擔保了,但A不知道B還給C做了擔保,結果C一出事,就牽連到A了,而且由于金融的杠桿作用,問題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對于互保的大網,摸透很重要。
    也許銀行可以建立擔保的備案制度,把互保環節控制在可控范圍內。但信托公司并沒有這么一個完備的、可共享的征信體系,甚至不排除信托公司疏于職守或者故意隱瞞,導致投資者和互保信息相隔離的情況。
    信托投資屬大額投資,[如何在溫州注冊香港公司服務]投資者多做功課、防患風險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即便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資者仍應有意識地、盡可能多地挖掘互保信息,對于過于離譜的互保企業選擇規避,把好風控關,尤其是在實體經濟依然嚴峻的當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